颱風啟德

Typhoon Kai-Tak

kaitak_track.gif (26532 bytes)

1. 7月4日上午,一個熱帶低氣壓在南海東部形成,中心接近呂宋西岸。其後,該熱帶低氣壓受到西太平洋上另一熱帶氣旋鴻雁的牽引,向東北偏北移動,時速約20公里。

2. 7月5日清晨開始,熱帶低氣壓的移動速度變慢,稍後更處於滯留狀態。這是因為一個鞍形氣壓場,在熱帶低氣壓和鴻雁間形成,此脊場阻止熱帶低氣壓繼續東移。在這期間,受呂宋地形影響,熱帶低氣壓的組織一度變得十分稀散,但良好的高空輻散仍然維持其強度。

3. 500hPa一度西風脊在7月5日較後時間經過,以致熱帶低氣壓以北的脊場進一步增強。因此,該熱帶低氣壓在7月5日黃昏開始採取一個偏西的途徑緩慢移動。由於他再度進入南海,加上良好輻散,他於7月6日清晨增強成熱帶風暴,並由日本氣象廳命名為啟德。

4. 7月6日下午,啟德已持續12小時向西北移動,而且他亦增強成一強烈熱帶風暴,於是香港天文台於下午3時50分懸掛一號戒備信號。同時,啟德的外圍環流開始為香港帶來雷雨,香港氣壓亦降至1000hPa。

5. 7月7日上午8時,啟德增強成一股颱風,而且西移至最接近本港的距離,520公里。但啟德的環流亦重新配置,因而香港所受的雷雨明顯較7月6日少,而且更出現煙霞,吹微風。

6. 隨著啟德的內力增加,由7月7日上午至7月8日中午,啟德原地打轉了一圈。同時,由於長時間停滯原地,雲層減少太陽對海面的輻射增溫,使該區水溫下降,最後亦引致啟德呈減弱之勢。

7. 7月8日下午開始,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明顯西伸,引導啟德開始採取一個東北的路徑移動,入夜後,啟德更漸漸加速向東北偏北移動,趨向台灣南部。

8. 隨著啟德遠離,香港天文台於7月9日上午5時45分除下一號風球。而啟德亦繼續採取東北偏北的路徑移動,橫過台灣東部沿岸,漸漸減弱。7月9日上午,啟德減弱成強烈熱帶風暴。7月10日移入黃海,7月11日正式消散。

 

日期: 2000年7月4日至7月11日
中心最高風力: 140 km/h (一級颱風 )
大部份時間中心風力: 120 km/h (一級颱風 )
對本港造成的破壞: LV 2.5      (由LV1 至LV10,LV越高破壞越大)
壽命: 8 日
本港所受風力:
最接近本港距離: 520 km
最高移動速度: 40 km/h
最低中心氣壓: 約960hPa
香港錄得最低氣壓: 約998hPa
特別記錄:

下載啟德的衛星雲圖動畫及資料

製作: 香港熱帶氣旋追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