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燦都
Typhoon Chanthu

400 公里路徑圖

  1. 7月18日

    一個熱帶低氣壓在菲律賓中部形成,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JTWC)給予編號 04w。衛星資料顯示,04w 的低層環流中心仍有相當部份位於陸上,而與系統相關的對流在過去24小時持續發展,但仍缺乏組織。


    華南上空為副熱帶高壓脊所覆蓋,脊場南方的東風氣流引導04w移動。

  2. 7月19日

    04w的低層環流中心已從陸地完全移入海上,對流在中心附近發展,但仍缺乏組織。

  3. 7月20日

    04w 增強為熱帶風暴,而且風暴尺度屬中型熱帶氣旋。日本氣象廳把其命名為燦都,國際編號1003。衛星資料顯示,對流逐漸在燦都的低層環流中心上鞏固及發展, 但明顯的螺旋雲帶仍分佈在系統的較外圍區域,直至晚上才出現環流重組的活動。燦都進入南中國海垂直風切變微弱及高層輻散強度中等的區域,加上南海中部水溫 平均也達攝氏31度以上,故呈增強之勢。

    路徑方面,當時有西風槽在華北發展並移動緩慢,該槽使華南上空的副熱帶高壓脊減弱,且太平洋副熱帶高氣壓從較低緯度西伸,西緣覆蓋菲律賓 (7月21日 500hPa 高空天氣圖)。南中國海南風加強,引導燦都向西北偏北移動,時速平均16公里。直至晚上,燦都環流重組帶來內力,並華南上空的副熱帶高壓脊稍為增強,使它突然折向西移動,時速平均15公里。

    當日中午12時15分,香港天文台發出一號戒備信號。

  4. 7月21日

    燦都於早上增強成為強烈熱帶風暴。衛星資料顯示,基本環流自北向南旋捲,程度達0.9圈 (7月21日多頻微波影像)。對流鞏固到風暴的中心附近發展,風圈擴大 (7月21日風場掃瞄)。當日華中上空有西風槽活動,帶來乾平流從燦都的中層入侵,抑制了其發展活動。

    路徑方面,燦都當日早上幾乎停留不動,直至下午它以時速約12公里折向西北微北移動。


    當日下午4時40分,香港天文台發出三號強風信號。當時燦都集結在香港之西南偏南約410公里。

    燦都北面的螺旋雨帶下午為本港帶來較頻密的降雨,中午至黃昏廣泛地區錄得約 40mm 的雨量紀錄 (7月21日雨量分佈)。在大雨其間,下曳氣流效應帶來的大風,使長洲於下午4時至5時一度錄得最高風速為每小時55公里,而位於高地的昂坪之最高陣風更超過每小時110公里。

    根據香港風力指數的分析,影響本港的東風下午隨雨勢起伏,並維持清勁水平,下午3時後,風勢開始有穩定上升之勢,至傍晚時接近強勁水平,相應地,香港的平均氣壓亦下降至1006 hPa,有跡象顯示香港開始受到燦都的強風圈影響 (7月21日風力指數趨勢)。

  5. 7月22日上午

    燦都於清晨時份增強成為颱風。雷達影象顯示,燦都已有完整的風眼牆組織,東半圓環流受地型影響而減弱,而相對地較強的環流位於風暴的西半圓 (7月22日雷達影像)。

    在太平洋副熱帶高氣壓(中心在日本上空)西南側的東南氣流引導下,燦都向西北微北移動,時速平均10至15公里,趨向廣東西部沿岸。燦都最接近香港的時候,大約在香港西南偏西330公里處掠過。


    隨著燦都逐漸遠離,香港天文台於上午11時40分改發一號戒備信號。

    燦都的外圍環流當日仍然為本港帶來有雨的天氣,但雨勢較昨日輕微。 本港清晨起漸漸轉吹東南風,根據香港風力指數的分析,影響本港的風力直至早上6時左右才正式達至強勁水平(3小時平均值計算),其後風力維持強勁水平 (7月21日風力指數趨勢)。

  6. 7月22日下午

    燦都下午2時左右在廣東湛江附近登陸。雷達影象顯示,燦都登陸後風眼很快便被填塞,其相關對流亦呈減弱趨勢,但當時風暴的螺旋結構和環流組織仍相當完整。燦都於傍晚減弱成強烈熱帶風暴。

    中午以後,本港的風勢已緩和至清勁水平。香港天文台於下午2時40分取消所有熱帶氣旋警告。

    燦都登陸後,其東半圓環流與太平洋副熱帶高氣壓相互作用,配合高空槽帶來的良好輻散環境,構成不斷消長的強雨區影響華南沿岸。從雷達影象(7月22日下午6時的雷達影像)所見,雨區狹長並呈南北向,自南向北橫過港島、九龍及新界中部,為該區帶來超過100mm的雨量 (7月22日雨量分佈)。 香港天文台先後於下午4時35分、下午5時20分及30分發出黃色、紅色(2010年首次發出)及黑色暴雨警告(2010年首次發出,更是自2008年以 來首次),再於下午5時40分發出新界北部水浸特別報告,下午6時10分發出山泥傾瀉警告。是次暴雨令多個地區水浸,包括大埔、火炭、大圍、葵涌等,其中 沙埔仔村水深一度及腰。

    直至下午7時50分,影響香港的雨帶向東北移離及減弱,大部份地區的雨勢亦相應減弱,黑色暴雨警告才被黃色暴雨警告取代,直至下午9時才取消所有暴雨警告信號。

    在暴雨其間,小西灣對開海面有水龍捲報告。在暴雨過後,由於天色很快放晴,故近傍晚時,荃青區一帶可以看到彩虹的出現。

  7. 7月23-24日

    燦都在太平洋副熱帶高氣壓及華北上空的脊場所帶來的東南氣流引導下,向西北轉西北偏西移動,時速平均10至15公里,橫過廣東西部,趨向廣西內陸。燦都在陸上繼續減弱,23日清晨減弱為熱帶風暴,當時風暴的低層環流中心已呈外露狀態。24日清晨在陸上減弱為低壓區。

日期: 2010年7月18日至7月24日
中心最高風力: 140 km/h
壽命: 約7日
最接近本港距離: 330 公里
平均移動速度: 10 - 25 公里
最低中心氣壓: 約 970 hPa
香港錄得最低氣壓: 約 1005 hPa
香港風力指數 最高 29.8 km/h (強勁) 平均 20 km/h (清勁)
降雨量: 約 228 mm
特別記錄: 帶來黑色暴雨警告 --

製作: 香港熱帶氣旋追擊站

附加資料

Back to typhoon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