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伊布都

Typhoon Imbudo

1. 7月21日至22日,伊布都以平均時速22公里,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動,並自西北太平洋上而來,橫掃呂宋,進入南海。當時伊布都為一大型颱風,且中心風力每小時達200公里。而天氣型勢上,主要是一東西向的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引導伊布都移動,該脊線沿25N向西伸展至中國東南部地區,勢力深厚而穩定。

 香港天文台於下午8:20分發出一號戒備信號,當時伊布都大約距離本港750公里左右。

2. 7月23日日間,伊布都進入南海並繼續向西北偏西移動,同時系統組織重新改善,但與之相關的主要雨區仍側重在系統南部。當日早上,香港之東北風即逐漸增強,到下午時已普遍達風力指數(WI)評估的強勁水平(附圖一),其中西貢及長洲率先受強風影響(附頁一)。另一方面,和伊布都北側相關之螺旋雨帶亦於下午開始影響本港,其中較強的一支於下午4時左右為本港帶來狂風大雨(附圖二)。當日午間普遍地區已錄得超過20mm之雨量紀錄,其中新界中部及西貢更錄得超過40mm之雨量(附圖三)。

 香港天文台於下午1:40分發出三號強風信號。

3. 7月23日晚上,伊布都到達香港以南約330公里處,當時中心最高風力約每小時150公里。由於持續受地型影響,伊布都北部環流及雨帶已明顯減弱,因此香港入夜後降雨較少,但風力就進一步增強。從風力指數評估上(附圖一)可見本港已受強烈水平的風力影響。其中長洲及西貢已受烈風吹襲,而市區之平均風力亦達每小時30公里。

 晚上10時40分,香港天文台發出八號東北烈風或暴風信號。

4. 7月24日清晨,由於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之南北向程度增加,以致伊布都開始轉向西北移動,並和本港保持280公里之距離。從多普勒平面雷達影象中,捕捉到伊布都的風眼及其東北眼牆在香港西南方掠過(附圖四)。

 這時,本港境內風力進一步增強,且風向已逐漸由東轉為東南。離岸及高地普遍受烈風影響,其中長洲所錄得的風力達每小時100公里(附圖五)。市區方面,京士柏及黃竹坑分別錄得強風的風力。在雨量方面,本港亦再度受著伊布都北面之螺旋雨帶影響,新界北區普遍錄得10mm之雨量紀錄(附圖六)。

 而香港天文台則在上午5時15分改發八號東南烈風或暴風信號。

5. 7月24日早上8時15分,香港天文台改發三號強風信號。

6. 7月24日中午時份,伊布都在廣東陽江附近登陸,香港天文台在中午12時40分取消所有熱帶氣旋警告。

 而由於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西伸,因此伊布都登陸後逐漸轉向西北偏西移動;同時,華南沿岸之氣壓梯度維持明顯,致使伊布都登陸遠離後本港的風力仍維持強勁,風力到晚上時才逐漸緩和至清勁水平(附圖七)(附頁二)。

 

日期: 2003年7月22日至7月25日
中心最高風力: 160 km/h
壽命: 約 9 日
本港風力指數: 平均 43 km/h (屬強勁水平)
最高 56 km/h (破歷史紀錄)
本港所受風力: --市區--
平均約 25 km/h (4級)
陣風約 65 km/h (8級)

--離岸及高地--
平均約 60 km/h (7級)
陣風約 100 km/h (10級)

最接近本港距離: 270 km
平均移動速度: 25 公里
最低中心氣壓: 約 930 hPa
香港錄得最低氣壓: 約 998 hPa
特別記錄:

下載伊布都的衛星雲圖動畫及資料

製作: 香港熱帶氣旋追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