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氣旋強度研究
--ENSO對熱帶氣旋之影響--
厄爾尼諾、拉尼娜與南方濤動與ENSO 厄爾尼諾和拉尼娜是兩種對立的氣候現象,它們是南方濤動的兩個極端。 我們可以把南方濤動比喻為一個搖搖板,那麼當這個搖搖板傾向一側時, 就是厄爾尼諾,至另一側時,就是拉尼娜期。這三種不可分割的事件被合稱為 ENSO,即 El Nino / La Nina Southern Oscillation。 南方濤動是一個週期三至四年的長期氣候波動,所謂南方,就是以南半 球熱帶太平洋,自澳大利亞至南美洲廣泛區域的氣候變動,這主要為高 低氣壓及海水溫度的變異。 簡單而言,厄爾尼諾是指赤道中東太平洋區的表層水溫較正常偏高,定義為Nino3或3.4區的海水溫度持續6個月正距平0.5度。而拉尼娜則相反,是中東太平洋表層水溫較正常偏低,定義為Nino3或3.4區的海水溫度持續6個月負距平0.5度。 Nino1,2,3,4區之定義範圍 厄爾尼諾和拉尼娜都是來自西班牙語的,前者解作聖嬰,後者解作聖女,亦有人稱作反聖嬰現象。這兩這現象都是在聖誕節前後數星期內發展至極盛的,因而以神聖的子女為名。 ENSO之機制與特徵 關於ENSO的成因,至今依然是科學家研究的重要課題,但目前而言科學 家對於ENSO的特徵及發展機制已有相當的了解。研究指出,ENSO是海洋 與大氣互動的結果,海水溫度或大氣風場的轉變都有機會成為觸發ENSO 的原因。 儘管ENSO只是出現於太平洋上,但它的影響卻是全球性的,在 一九九七和一九九八年出現的一次厄爾尼諾和拉尼娜被喻為是上世紀最 強的一次南方濤動,其做降雨影態之改變,風暴活動的異常等,造成難 以估計的人命傷亡及經濟損失。
拉尼娜、正常以及厄爾尼諾情況下之太平洋大氣環流模式 以下是厄爾尼諾 和 拉尼娜現象的特徵比較
但必需注意的一點是,每一次ENSO事件的特點和強度都是不盡相同的,這是因為ENSO並不是氣候週期活動中的唯一事件,它同樣會受到其他氣候因子影響,如季節變化及準雙週大氣低頻振盪等。因此亦沒有厄爾尼諾後必定跟隨拉尼娜事件的定律,也不會有同樣的大氣型態在兩次ENSO中可見。 ENSO與熱帶氣旋活動關係 以上異常特徵對熱帶氣旋之活動影響是相常直接而明顯的。 首先由於水溫分佈的改變,在厄爾尼諾年,由於中及東太平洋水溫偏高,西太平洋水溫下降,因此熱帶氣旋生成的位於亦偏東。拉尼娜年則相反,熱帶氣旋生成位於較西,即菲律賓以東近海及南中國海熱帶氣旋生成增多。 拉尼娜 / 厄爾尼諾年之熱帶氣旋平均分佈 在移動路徑方面,厄爾尼諾年因為副熱帶高氣壓偏東,赤道西風加強,因此熱帶氣旋較易在西北太平洋上轉向偏北移動,進入溫帶。而位於南中國海的熱帶氣旋,亦受到低緯西風的導引而東移進入太平洋。綜合來說,就是厄爾尼諾年會較少熱帶氣旋威脅華南沿岸。 在拉尼娜年,因為副熱帶高氣壓偏西,赤道東風加強,加上熱帶氣旋較東生成,結果就是熱帶氣旋容易進入南海,且易於移近華南沿岸登陸。
|
香港熱帶氣旋追擊站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