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颱風回顧分析 --- 約克 York (9915)
引言
約克這個颱風,為我們新一代帶來第一個十號風球。它使我們年輕一代初次體驗到大自然強大可畏的威力!
約克做成2死500人受傷,並做成本港35.5億元的經濟損失。
約克打破了懸掛最長時間十號風球的紀錄,同時,約克的生路歷程,亦是這麼的變幻莫測,難以估計的。就等我們回顧一下,約克先生的威力吧!
約克基本資料

日期 |
1999年9月12日至17日(7日) |
中心最高風力 |
約160m/h (颱風) |
影響香港時風力 |
150km/h (颱風) |
最低中心氣壓 |
約968hPa |
香港天文台錄得最低氣壓 |
976hPa |
天文台錄得雨量 |
282.2 mm |
最高風力指數(估計) |
90 |
熱帶氣旋破壞指數(估計) |
2.88 |
-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唯一及二十世紀最後的十號風球。
- 唯一一個以男子名命名 (舊命名制度)的熱帶氣旋使本港懸掛十號颶風信號。
- 懸掛十號颶風信號時間最長,共十一小時。
- 橫欄島及西貢錄得破紀錄陣風。
約克日記
第一階段: 初步發展期

上圖顯示約克的低水平循環中心由呂宋以東重新定位到呂宋以西,亦有雙中心現象
9月11日,呂宋以東的一個熱帶擾動增強成熱帶低氣壓21W,亦即約克。當時,它的雲團廣範地橫越了呂宋東西差不多一千公里的區域。當時它的發展相當不隱定,數個低層環流中心在該區域內消長,最後,最穩定的循環中心在呂宋以西海域形成。於是關島聯合颱風中心重新定位,即約北緯18度,東經118度附近。約克在該處徘徊了接近兩日,期後很快便增強成熱帶風暴。
約克的初步發展期使本港盛行垂直下沉氣流,並做成逆溫現象。因此空氣煙塵堆積告成煙霞,炎熱及污濁的空氣,其中,天文台一度錄得33度的高溫,新界部份地區更錄得36度。這酷熱天氣造成4名行山人士中暑死亡。. |
第二階段:
北上移動,逼近本港
9月13日上午10時45分,香港天文台懸掛一號戒備信號。

約克在呂宋以西徘徊完畢,緩慢移動

圖一、約克位於槽前,受偏南氣流引導北移
約克進入本港800公里範圍後,香港天文台於同日下午把其升格成熱帶風暴。從香港時間9月14日下午8時的500hPa高空天氣圖可見(圖一),一度西風槽當時正至華中東移出海,而且使副熱帶高壓脊東退至東經135度以東。約克在9月14日可以說是位於槽底前側的環境,因此,約克受到微弱的偏南氣流引導,緩緩向偏北推進。 |
第三階段: 飄移滯留期

圖二、約克位於鞍形場,於是滯留
約克北移的行徑直至9月14日中午12時為止,之後5小時,約克出現其路徑生涯中的第一次停滯現象。從香港時間9月15日上午8時的500hPa高空天氣圖可見(圖二),西風槽已經迅速東移及減弱,而且約克位於兩條5850位勢米的微弱脊場間(鞍形場),加上其他各層﹝700和850hPa﹞的引導氣流也十分之弱,只有每小時4至6公里。因此約克的停滯,是理所當然。約克的第一次停滯位置是北緯20.5度,東經117度附近,即在本港東南380公里處。
約克由黃昏起再度緩慢移動,路徑較為西北偏西。不過,到晚上9時,約克即再次進入滯留狀態,直至翌日清晨(9月15日)。當約克第二次脫離滯留狀態後,他轉向西北的途徑移動,初次展現其直逼本港的氣勢。
另一方面,香港天文台其實已於14日的晚上進一步把約克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隨著約克威脅本港機會增加,9月15日上午10時15分,三號強風信號懸掛,本港風力亦也漸漸增強至強風程度,特別在下午3、4時時風力最強。 |
第四階段: 最後增強期

約克分裂合并數次,最後成為颱風!
從高空資料上的分析,可見西風槽早已在9月15日的上午完全移離,而副熱帶高壓脊已準備在稍後時間大幅西伸。這現象從當日500hPa的位勢米變化分析証明到,台灣附近的位勢米在24小時內已上升10至20米不等。同時,地面資料觀測上亦顯示珠江三角洲一帶的氣壓急劇下跌。跟據熱帶氣旋向最大負變壓區移動的趨勢,約克直趨香港,似乎成為不能排除的事實,香港天文台,在9月15日這一天,經已進入全面戒備的狀態。而香港的風迷,亦抱半信半疑的心態猜測著約克的去向。
約克於當天晚上7時開始第三次停留不動,使其氣氛更添緊張,入夜後,本港的風力已明顯較下午時小,可能是約克風場收緊的現象。約克第三次滯留的位置是北緯21.3度,東經115.3度附近,只距離本港160公里。香港天文台當時聲稱會因應約克未來路徑在清晨考慮改掛更高風球。
跟據當時的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報告稱,高層反氣旋當時已覆蓋著約克,為其帶來良好的輻散,加上微弱的垂直風切變環境,都促使約克在滯留之際進行它最後階段的增強活動。
從香港天文台多普勒雷達的3公里等高平面位置顯示﹝CAPPI﹞圖像亦捕捉到約克的雨帶開始變得越來越有組織,而到當晚11時左右更出現了一直徑約100公里的風眼﹝圖三﹞。 |
圖三、約克最終也成為颱風,圖中顯示約克有一清晰風眼
最後階段的增強活動完成後,約克在9月16日清晨開始向西北移動及漸漸加速至平均20公里的速度,直趨本港。香港天文台於是在9月16日上午3時15分懸掛八號西北烈風或暴風信號。
約克的增強在這期間並沒有停止,而且強度在登陸前一刻才到達顛峰。香港天文台3公里的最高多普勒風速在清晨5時至7時間達到顛峰﹝約每小時180公里)。當橫瀾島剛剛進入約克的風眼牆﹝eye
wall﹞時(約清晨4時),該島的風速隨即上升,10分鐘平均風速在上午5時更達到每小時160公里,即約當時雷達在3公里量度到的最高多普勒風速的百分之90。這觀測為評估約克之強度帶來了重要的証據,顯示約克已達颱風級數。因此,香港天文台在清晨5時20分時懸掛九號烈風或暴風增強信號,為稍後懸掛十號颶風信號作出警號,同步地約克被升格為颱風,中心風力平估為每小時150公里(相等於美國國家颶風中心的一級颱風)。 |
第五階段: 訪港

左圖:約克最強時, 右圖:約克組織最靚時
香港天文台亦於上午5時27分發出紅色暴雨警告。上午7時至11時,約克轉向較偏西途徑移動,並在南丫島及長洲附近掠過,然後橫越大嶼山西南部,移往珠江口。在上午10時,約克的中心集結在香港天文台西南偏南約20公里,為最近距離。另外,新界中北部地區進入約克的風眼牆區域,亦普遍受到10級旋風吹襲,陣風更達12級。身為前哨站的橫瀾及西貢,在約克來襲間亦打破了最高陣風的紀錄,風速一度超過每小時200公里!

圖四、約克在本港南部掠過
約克影響本港其間本港各區錄得的最大風速如下:
地點 |
時間 |
風速
km/h |
橫瀾島 |
上午5時~6時 |
平均160 /
陣風243 (破紀錄) |
西貢 |
上午6時~7時 |
平均108 /
陣風211 (破紀錄) |
長洲 |
上午7時~9時 |
平均--- /
陣風182 |
赤立角 |
上午7時~9時 |
平均76 /
陣風113 |
中環廣場 |
上午7時~9時 |
平均--- /
陣風133 |
京士柏 |
上午7時~9時 |
平均65 /
陣風149 |
流浮山 |
上午7時~9時 |
平均108 /
陣風154 |
青衣 |
下午1時~5時 |
平均101 /
陣風182 |
中環 |
下午1時~5時 |
平均70 /
陣風161 |
|
第六階段: 死亡
約克橫過香港同時亦轉西北偏西移動,移向珠江口,移動緩慢使本港掛了十一小時十號風球,破了紀錄!
隨著約克慢慢遠離並減弱成強烈熱帶風暴,香港風力亦顯著減弱。天文台於9月16日下午5時45分改掛八號西南烈風或暴風信號。
約克接著於澳門以東北登陸,天文台再於下午10時10分掛起三號強風信號。
約克進入內陸後迅速減弱,於清晨時減弱成熱帶風暴,天文台於9月17日上午12時45分除下所有風球。而約克則於9月17日中午左右消散死亡。約克一役,就此結束。 |
颱風約克肆虐本港
風暴造成一死一失蹤及四百多人受傷;海陸空交通癱瘓,股票市場停市,經濟損失約三十五億五千萬
元。
強勁的風力,罕見地在灣仔造成「風洞」,以致入境事務大樓、稅務大樓及中環廣場的玻璃幕牆,近二百塊玻璃被風吹跌。


- 傷亡:2死,500人受傷
- 疏散:逾300人
- 經濟損失:約為35.3億元
- 消防員出動:400多次,主要是救出困市民
- 航班:逾100班航機取消
- 水浸:40宗
- 封路:60條

1.位於九龍灣宏福道麗晶花園對開一幅長約一百五
十米、高四米的舊啟德機場鐵網圍欄,在強風下被
吹至彎曲地.

2.消防處在九月十六日早上六時至七時,共收到七十
五宗報告,而全日則接獲超過三百四十宗市民的求
助.
3.飛鵝山山腰一條供應西貢北港濾水廠電力架空電纜
疑遭巨風吹襲受損,導致西貢大部分及將軍澳部分
地區食水供應昨午開始一度停頓,逾萬住戶受影響.
4.三個裝於大廈高層的窗口式冷氣機,昨先後被強風
被吹甩內膽跌入屋內,兩名女子受傷.
5.荃灣有線電視大廈對開荃灣路,有兩截長十餘呎的煙,在附近大廈被強風吹斷,飛墮路中.
6.赤柱赤柱大街近海一段四十呎長及十呎闊路面連防坡堤昨午疑不堪海浪沖擊下塌,造成一個二十呎深大缺口.

7.本港先後有一名老翁懷疑被高處遭強風吹下物件擊
斃;一名趁強風下玩滑浪風帆,與「風之后」李麗
珊童年相識健兒失蹤,恐已凶多吉少,另外四百九
十三人受傷,傷者經治理後,其中七女四男情況嚴
重。至昨晚,又有兩名天文台職員在大帽山雷達站
失蹤.
8.灣仔謝菲道建築地盤一列百呎長鐵架被吹毀,擊中
對面大廈,橫跨路面。灣仔謝菲道三○四號一個建
築中住宅地盤,昨下午一時許,一列一百呎高用以
輸送物料的鐵架被狂風吹至扭曲,其中一截鐵架更
向外塌直插對面住宅大廈平台,壓毀位於二樓平台
煤氣管,引致洩漏煤氣,警方一度疏散六戶共二十
五名住客,並由煤氣公司關閉總掣。

相關影像 / 片段
 |
香港天文台在香港時間1999年9月16日上午8時發出之天氣圖 |
 |
香港天文台在香港時間1999年9月16日上午8時30分至9時30分發出之雨量圖
值得留意的是無雨的地方顯示了風眼位置,而當時風眼大約在港島上空 |
 |
台灣氣象局在香港時間1999年9月16日上午9時發出之衛星雲圖 |
 |
台灣氣象局在香港時間1999年9月16日上午11時發出之衛星雲圖 |
 |
香港時間1999年9月16日上午7時日本氣象局發出之衛星雲圖 |
 |
香港時間1999年9月16日上午0時30分關島聯合熱帶氣旋警告中心之衛星雲圖,顯示出約克廣大的風眼. |
 |
香港天文台京士柏氣象站在颱風約克襲港期間之氣壓變化 |
外部連結/參考資料
- 香港天文台的約克回顧
- 颱風約克(9915)的預測技巧檢討
- 維基百科的約克回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