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康森
Typhoon Conson

  1. 7月11-12日

    03w在7月11在菲律賓東南方海域的西北太平洋上形成,翌日已快速增強成強烈熱帶風暴,日本氣象廳把其命名為康森,國際編號1002。 衛星影象所見,對流集中在康森的中心附近發展,構成中心密集雲層區(CDO)。多頻微波影象更可見到其低中層眼牆正在建立當中。(圖1: 7月12日多頻微波影像) 風場掃瞄分析,康森當時的烈風圈直徑只有約120公里,屬小型熱帶氣旋。(圖2: 7月12日風場掃瞄)那時因為低層季風不活躍,以致水氣供應受到限制,風暴相連繫的環流較小。 康森當時處於垂直風切變微弱及高空輻散(主要為南流輻散)良好的區域中,快速增強。

    路徑方面,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中心在沖繩附近,呈東西向帶狀結構。康森集結在高壓脊南側,受中層東風氣流引導,向西北偏西移動,時速平均20至23公里。

  2. 7月13日

    康森增強成颱風,但後來因為橫過菲律賓,受地型影響,減弱為強烈熱帶風暴。

  3. 7月14日

    康森進入南海後,相關的對流受南中國海的垂直風切變(主要為東北風)影響而切至系統的南半圓,不過對流仍覆蓋著其低層環流中心。(圖3: 7月14日可見光影像)

  4. 7月15日

    康森使南海季風轉趨活躍,隨著低層水氣供應增加,與風暴相關的對流自清晨起廣泛增加。(圖4: 7月15日色調強化影像)

    香港天文台在下午7時20分發出2010年第一個一號戒備信號。 當時康森正集結在香港以南約640公里,已差不多是最接近本港的距離。

  5. 7月16日日間

    康森重新增強為颱風。衛星影像及動畫所見,康森相關的對流不斷增加和組織,風暴再次呈現中心密集雲團區及低中層風眼牆的結構。基本環流自南向北旋捲,風暴北半圓主要仍然是零散幼小的螺旋雨帶,南面粗闊橫流則混合著活躍消長的季風雲團(圖5: 7月16日多頻微波影像)。風場掃瞄分析顯示康森的風圈半徑明顯擴大,烈風圈大約直徑 250 公里,暴風圈直徑約 100 公里,系統尺度屬中型熱帶氣旋(圖6: 7月16日風場掃瞄)。高層南亞高壓已稍為減弱,康森所處環境的垂直風切變亦因而緩和起來,加上低層南海季風的水氣支援,又有中緯度西風槽及呂宋上空熱帶對流層上部槽 (TUTT)加強其高空輻散,故康森其後繼續呈增強的趨勢。

    路徑方面,太平洋副熱帶高壓中心雖然已退至日本以東之太平洋上,但它的走勢仍大致呈東西向帶狀結構,脊場西緣伸展覆蓋華南,其邊緣的經向(南北向)走勢只是稍微增加,因此,康森仍然受到中層東風氣流引導,向西微北移動,時速平均 15 至 22 公里,橫過南海北部。

    受康森外圍雨帶影響,本港間中有大雨。本港普遍錄得平均15mm 的雨量紀錄(圖7: 7月16日雨量)。吹和緩至清勁程度的偏東風,在夾雜大雨時,反映本港風力的香港風力指數間中至每小時25-28公里的強勁水平 (圖8: 7月16日風力指數趨勢)。在香港八個風速參考站所錄得的風速,長洲及赤?角曾錄得強風,長洲之持續風速更一度逼近烈風程度。

  6. 7月16日日晚

    康森在海南島三亞市沿岸登陸 (圖9: 7月16日可見光影像),其後沿岸邊移動,強度受地型影響而下降。受康森外圍雨帶影響,本港間中有大雨。本港再錄得平均 40 mm 的雨量紀錄(圖10: 7月16日雨量紀錄)。隨著康森遠離,本港的風力亦緩和減弱。

    香港天文台於下午9時15分取消所有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7. 7月17日

    覆蓋華南上空的脊場進一步減弱,南海西南季風及菲律賓上空脊場勢力的建立,引導康森向較北方向移動。康森進入北部灣,晚上在越南北部海岸登陸,翌日上午在陸上減弱為一個低壓區。

日期: 2010年7月11日至7月18日
中心最高風力: 140 km/h
壽命: 約8日
最接近本港距離: 630 公里
平均移動速度: 15 - 25 公里
最低中心氣壓: 約 968 hPa
香港錄得最低氣壓: 約 -- hPa
香港風力指數 最高 28.1 km/h (強勁) 平均 24.3 km/h (清勁)
降雨量: 約 66 mm
特別記錄: --

製作: 香港熱帶氣旋追擊站

附加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