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凱薩娜
Typhoon Ketsana

  1. 9月25日

    熱帶低氣壓 17w 在菲律賓以東海域形成。當時中國大陸上空徘佪著一東西向副熱帶高壓脊,高壓南側之東風氣流引導 17w 向西移動。

  2. 9月26日

    17w增強為熱帶風暴,日本氣象廳把其命名為凱薩娜。晚上,凱薩娜橫過菲律賓中部,由於移動速度快,加上南中國海環境有利,故風暴未有減弱,反而繼續呈增強跡象。衛星資料顯示,凱薩娜西面在南中國海有深層對流廣泛發展,並逐漸向其低層環流中心旋捲。(當日色調強化衛星雲圖)

    受到凱薩娜及大陸性反氣旋影響,香港低層受內陸氣流影響,相對濕度下降,香港天文台一度同時發出酷熱天氣警告及黃色火災危險警告。

  3. 9月27日

    香港天文台在 9月27日 22:15 PM 發出一號戒備信號。

    凱薩娜增強為強烈熱帶風暴。當日深層對流鞏固到凱薩娜的中心附近發展,逐漸形成中心密集雲層區(當日色調強化衛星雲圖)。在風場分析上可見,整過南中國海都受到風暴的風圈影響中(28日風場掃瞄)。高層反氣旋為南中國海帶來良好的高層輻散,加上南中國海海水溫度平均在攝氏26度以上,都是有利凱薩娜增強的因素。 高空西風帶短波槽加深並東移,使中國上空的副熱帶高壓脊經已減弱及出現弱點,凱薩娜在微弱鞍型場中減慢移動(當日駛流場分析)。

  4. 9月28日

    凱薩娜增強為颱風。受凱薩娜及大陸性反氣旋共同影響,本港吹和緩至清勁東北風(平均香港風力指數為每小時17公里)(當日地面天氣圖)(當日風力指數趨勢)。另一方面,凱薩娜引進之東南氣流與東北季候風在低層匯合,產生了較為廣闊的雨區覆蓋華南沿岸(即奎明效應),並為本港帶來鋒面形式的有雨的天氣(當日色調強化衛星雲圖)。

    香港天文台於 9月28日 19:15 PM 取消所有警報。

  5. 9月29日

    中國西南部有脊場發展而填補高壓弱點,且帶來東北引導氣流使凱薩娜向西南偏西移動,趨向越南。凱薩娜在登陸前持續增強,最高中心風力一度達每小時160公里。在凱薩娜與東北季候風共同影響下,本港風力曾增強至強勁水平(香港風力指數達時速25公里)。而奎明效應所帶來的雨量則平均超過100mm(累積雨量紀錄)(28日等雨量線圖)。

  6. 9月30日

    凱薩娜在越南登陸,減弱消散。影響香港的風雨也緩和止息。


日期: 2009年9月25日至9月30日
中心最高風力: 160 km/h
壽命: 約6日
最接近本港距離: -- 公里
平均移動速度: 11 - 44 公里
最低中心氣壓: 約 955 hPa
香港錄得最低氣壓: 約 - hPa
香港風力指數 最高 27 km/h (強勁) 3小時平均 22 km/h (清勁)
降雨量: 約 115 mm
對港影響:

--

製作: 香港熱帶氣旋追擊站

附加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