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熱帶氣旋的其它問題

1.問: 問颶風和颱風兩詞的來源?
2.問: 熱帶氣旋的存在究竟有沒有用處?
3.問: 昔日的香港的熱帶氣旋信號是如何的呢?
4.問: 問影響北美洲的一些強烈熱帶氣旋概況?
5.問: 熱帶氣旋如何引發風暴潮?

 

1.問: 問颶風和颱風兩詞的來源? [TOP]


颶風(Hurricane)和颱風(Typhoon)在俗語上分別用作統稱大西洋及太平洋上的熱帶氣旋,而矣它們的來源和典故又是什麼呢?

颶風一詞源自加勒比海言語裡的惡魔(Hurican),亦有說是馬雅人神話中創世眾神的其中一位,就是雷暴與旋風之神 Hurakan。而颱風一詞則源自希臘神話中大地之母蓋亞之子Typhon,牠是一頭長著一百個龍頭的魔物,傳說這頭魔物的孩子們就是可怕的大風。後來,這個字詞傳入中國,與廣東話Toi Fung融合在一起,就成為Typhoon一詞了。

 

2.問: 熱帶氣旋的存在究竟有沒有用處? [TOP]

颱風是將儲存於熱帶低緯海洋地區中的熱量輸送到較高緯度地區的一個相當重要媒介。

地球上介於南北緯35~37°以內的低緯地區,接收太陽短波輻射進來的熱量比由地表面長波輻射跑出去的
熱多,大多積存於海水中。緯度高於35~37°以外的高緯地區,地表接收太陽的熱少於長波出去的熱,有熱量收支不夠情形。因此,必須將低緯多於熱量輸送到較高緯地區,以維持全球熱量收支平衡,要不然較低緯地區會愈來愈熱,而較高緯地區會愈來愈冷,這項熱量輸送工作由洋流(佔絕大部分)及氣流完成。氣流輸送方式除冷季極地大陸北來冷空氣向南輸送,及偏南風將較暖空氣向北輸送外,颱風所扮演的角色亦相當重要。

颱風的形成及增強乃雖要吸收洋面上大量的熱量,颱風形成後,一般由其上空導引氣流之牽引而向西北偏西、西北、北而後轉向東北進行,移到較高緯地區減弱而成為溫帶氣旋,隨西風帶而移動,或移到中國大陸而漸消失。完成了將熱帶低緯海洋多於熱量輸送到高空及中高緯地區的任務。

 

3.問: 昔日的香港的熱帶氣旋信號是如何的呢? [TOP]

第一個以號數代表的熱帶氣旋警告系統在一九一七年開始運作,由於這個系統曾有數次修訂,即使號數相同, 在不同時期也有不同的警告含義。例如,三號風球在以往曾用來警告烈風,而現在則是強風信號,有關這警號系統的發展過程如下:

一九一七年所採用的系統是由一號至七號警告信號,而二號至五號警告信號則是用來警告不同方向的烈風。
一九三一年改用一號及五至十號警告信號,其中五至八號警告信號是用來警告不同方向的烈風。
一九五六年在以上提及的一號和五號警告信號之間加上了三號強風信號。
一九七三年開始,以上提及的五號至八號警告信號分別改為八號西北,八號西南,八號東北和八號東南警告信號。

經過以上的修改後,現時的熱帶氣旋警告信號如下:
一號戒備信號,三號強風信號,八號西北烈風或暴風信號,八號西南烈風或暴風信號,八號東北烈風或暴風信號,八號東南烈風或暴風信號,九號烈風或暴風增強信號,十號颶風信號。

 

4.問: 問影響北美洲的一些強烈熱帶氣旋概況? [TOP]

幾次較為強烈及受傳媒大肆報導的美洲大風災概況如下:

•弗諾依德(FLOYD)生於1999年9月2日,消散於同年9月19日,最強時期風速可達250公里,中心氣壓達921MB。它導致57人死亡(56人於美國),是自1972年美國死亡人數最高的;經濟損失達6億美元。
http://www.nhc.noaa.gov/1999floyd.html

•這是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對1998年颶風米奇的報告:
http://www.nhc.noaa.gov/1998mitch.html
其中說它造成9,086人死亡,另外有9191人失蹤。

但它並不是使美國最多人死亡及經濟損失最多的熱帶氣旋:
1900年颶風TX(Galveston)死亡人數達8000人以上
1992年颶風Andrew導致經濟損失265億美元!

除了颶風米奇、弗諾依德外,大西洋還有很多經典明風,例如:

1989年 雨果Hugo 風速140 kt
1988年 Gilbert 風速160 kt
1980年 愛倫Allen 風速165 kt
1969年 卡密里Camille 風速165 kt
1950年 Dog 風速160 kt
1955年 珍妮Janet 風速150 kt
1977年 安妮他Anita 風速150 kt
1961年 卡拉Carla 風速150 kt


*其中愛倫Allen及卡密里Camille是大西洋區之王

 

5.問: 熱帶氣旋如何引發風暴潮? [TOP]

海平面的高低主要受月球、太陽的相互吸收而有升降(即所謂潮汐一般有兩高兩低)外,亦受環繞地球表面大氣壓力多寡的影響,一區較高氣壓施給海平面的壓力較大,一區較低氣壓施向海平面的壓力較小,乃導致海平面降低及升高現象。

颱風中心氣壓一般較低,強度大的颱風,近中心氣壓降至900hPa司空見慣,而颱風暴風半徑外的氣壓多在1000hPa以上,暴風半徑數百公里內(指平均風速大於等於34Kt)的強大大氣壓力差,一定會造成海平面高低的不同,一般颱風內壓力減少100hPa,近中心海面可引起50公分左右的上升,但實際情況很難分辨,因為颱風系統內狂風暴雨,由颱風引起之浪高非常高,其中多少分量是由颱風中心氣壓低所造成,很難分辨,民國58年9月中Elsie颱風侵襲台灣期間,在馬公附近有一艘打油井的船曾測到當時的浪高(海平面上升)50多公尺,在狂風暴雨中船身大搖大擺情況下所測得的這種資料可信度當然置疑。

此外,當颱風位於台灣海峽、雲林、嘉義、台南沿海地區經常有海水倒灌的情形,強勁西南風造成的浪,近中心氣壓低引起的海平面上升等都是原因,如果碰到月球及/或太陽吸引造成之高潮,則海水倒灌更為嚴重。

 

返回

香港熱帶氣旋追擊站製作 ALL Right reserved